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內部結構圖文解剖:
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內部結構圖:
高壓真空斷路器內部組成:
1-底板;2-插座連接器;3-110V控制單元;4-輔助觸頭;5-肘節機構;6-保持線圈;7-壓力風缸;8-電磁閥;9-調壓閥;10-儲風缸;11-垂直絕緣子;12-絕緣操縱桿;13-傳動頭組裝;14-高壓連接端(HV1);15-水平絕緣子;16-真空開關管組裝;17-高壓連接端(HV2)。
高壓真空斷路器結構及主要部件的作用:
N99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結構如圖7-29所示,分為高壓、中間絕緣和控制三部分。
(一)高壓真空斷路高壓部分:
高壓部分結構如圖7-30所示,包括水平絕緣子、真空包組裝和傳動軸頭組裝等。由圖可以看出,真空包組裝安裝于水平絕緣子內部,構成機車頂上的高壓回路。真空包通過密封與大氣隔離,真空包的結構如圖7-31所示,其包括動觸頭、靜觸頭和瓷質外罩等。金屬波紋管的設置既可保持密封,又可使動觸頭在一定范圍內移動,保證動、靜觸頭在一定的真空度下斷開。真空度是真空包最重要的參數之一,和真空包的開斷能力成一定關系。
圖7-30 高壓部分
1-傳動軸頭組裝;2-真空包組裝;3-水平絕緣子。
真空包的分、合閘操作體現了整個主斷路器的分合閘狀況,具體表現為對動觸頭的操作,通過右端傳動軸頭組裝導向來自氣動部分產生的機械動力來完成,這樣就可以保證它的軸向運動。
圖7-31 真空包結構示意圖
1-靜觸頭;2-瓷質外罩;3-動觸頭;4-導套;5-金屬波紋管;6-波紋管罩;7-金屬罩。
(二)高壓真空斷路器中間絕緣部分:
中間絕緣部分包括如圖7-29所示垂直絕緣子11和底板1以及安裝于車頂與斷路器之間的O形密封圈。
垂直絕緣子安裝在底板上用以提供30kV的絕緣要求,同時絕緣操縱桿通過垂直絕緣子的軸向中心孔,連接電空機械裝置和真空包的動觸頭。底板安裝于車頂,O形密封圈用以保證斷路器與車頂之間的密封。
(三)高壓真空斷路器控制部分:
控制部分包括如圖7-29所示:儲風缸10;調壓閥9;壓力開關;電磁閥8;壓力氣缸7;保持線圈6;肘節機構5;110V控制單元3等操縱控制部件。
BVAC N99交流真空主斷路器采用電空控制。該控制通過空氣管路,在動觸頭快速合閘過程中提供必需的壓力。儲風缸10是實現斷路器氣動控制的氣壓源,其要求能夠滿足在機車對斷路器不供氣的狀態下,其殘存壓縮空氣至少能使斷路器完成一次動作;調壓閥9安裝在斷路器進氣口與儲風缸之間,通過對其氣壓值進行整定,用以保證進入儲風缸內的氣壓值,同時,調壓閥上安裝有一空氣過濾閥,以保證進入儲風缸氣體的清潔與干燥;
壓力開關(圖中未表示出來)安裝于儲風缸上與調壓閥相對一側,其與儲風缸內氣體相連,用以監控斷路器合閘的最小氣壓值,當儲風缸內氣壓低于其整定值時,就會自動斷開,并通過低壓控制線路將信息反饋給110V控制單元,以使斷路器拒絕進行操作;
電磁閥8控制儲風缸內的氣流的通斷。壓力氣缸7把空氣壓力轉化為機械作用力;
保持線圈6安裝于氣缸上部,通過對氣缸活塞的吸合,實現對斷路器合閘狀態的保持;肘節機構5用以實現真空斷路器分閘時的快速脫扣,保證斷路器快速地分斷;110V控制單元3安裝在真空斷路器底板下部,通過其對斷路器的動作進行整體控制。
四、高壓真空斷路器動作原理:
BVAC N99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操作包括分閘與合閘操作(見圖7-32)。
圖7-32 BVAC N99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分合閘示意簡圖
(一)高壓真空斷路器合閘操作:
只有滿足如下條件,斷路器才能閉合:
1、主斷路器必須是斷開的;
2、必須有充足的氣壓。
具體合閘過程如下:
1、按“開/關”鍵;
2、電磁閥得電,氣路打開;
3、壓縮空氣由儲風缸通過電磁閥流入壓力氣缸,推動活塞向上運動;
4、主動觸頭隨著活塞的移動而運動;
5、恢復彈簧壓縮;
6、主觸頭閉合;
7、觸頭壓力彈簧壓縮;
8、活塞到達行程末端;
9、保持線圈在保持位置得電;
10、電磁閥失電;
11、壓力氣缸內的空氣排出。
(二)高壓真空斷路器分閘操作:
1、保持線圈失電;
2、活塞在彈簧力作用下(恢復彈簧、肘節機構等)移動;
3、主觸頭打開,真空開關管滅弧;
4、行程結束,活塞緩沖。